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繼續履行合同_房產合同繼續履行

導讀:
房屋買賣合同糾紛處理指南
一、遇到房屋買賣糾紛怎么辦
買房賣房過程中出現矛盾很常見。當交易雙方對合同內容有不同理解時,就會產生糾紛。這種情況下,首先要明確合同是否還能繼續執行。根據我國法律規定,當一方沒有按照約定履行合同時,另一方可以要求對方繼續完成合同。
舉例來說,王先生和李女士簽訂購房合同后,王先生突然反悔不想賣房。李女士可以要求法院判決王先生必須完成交易。這時候需要準備完整的證據材料,包括合同原件、付款記錄等。
二、處理糾紛的五個關鍵步驟
第一步是收集證據材料。需要把簽好的合同、銀行轉賬記錄、雙方溝通的短信微信記錄都整理好。特別是要保存好定金收據和房款支付憑證。這些材料將直接影響案件結果。
第二步嘗試友好協商。在正式走法律程序前,買賣雙方可以坐下來談。通過協商解決既能節省時間,又能減少訴訟費用。很多案例顯示,超過四成的糾紛在這個階段就能解決。
第三步考慮法律途徑。如果協商不成,就要準備走法律程序。這里有兩個選擇:去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,或者直接到法院起訴。選擇哪種方式要看合同里有沒有約定仲裁條款。
第四步了解法律流程。仲裁需要向約定的仲裁機構提交申請書和相關證據。仲裁庭通常由三名仲裁員組成,會在三個月內作出裁決。訴訟則是向房產所在地法院遞交起訴狀,法院受理后會在六個月內審結。
第五步執行最終結果。拿到勝訴判決或仲裁裁決后,如果對方仍不履行,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。法院會查封房產、凍結銀行賬戶,確保判決內容落實。
三、必須知道的法律規定
我國合同法有明確規定保障交易安全。第107條指出違約方必須承擔責任,第110條說明守約方有權要求繼續履行合同。需要注意兩種例外情況:當繼續執行成本過高,或者房屋已經轉賣他人時,法院可能判賠償而不強制履行。
比如張先生把房子同時賣給兩個人,這種情況法院通常會判給辦理過戶手續的一方。另一買家只能獲得經濟賠償。所以及時辦理網簽備案非常重要,能有效防止一房多賣。
四、真實案例解析
案例一:劉女士付了定金后賣家反悔。她收集了聊天記錄和轉賬憑證,通過訴訟拿回雙倍定金。這個案例說明及時取證的重要性。
案例二:陳先生買的房子被查封,他通過追加訴訟保全,成功保住房產。這提醒買家要注意房屋產權是否干凈。
案例三:吳女士遇到賣家拖延過戶,她申請先予執行,在判決前就完成過戶手續。這種方法能有效防止賣家轉移財產。
五、保護自己權益的建議
簽合同前要仔細核查房產信息。確認房產證真偽,查看是否存在抵押或查封。最好和賣家一起去房管局拉產權證明。
付款方式要選擇資金監管。通過銀行第三方托管,等過戶完成再放款。不要直接給賣家大額現金,容易產生糾紛。
及時辦理網簽備案手續。備案后賣家不能再轉賣他人。如果發現賣家有違約跡象,要立即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。
整個交易過程要保留所有憑證。包括看房時的照片、溝通記錄、費用收據等。最好用書面形式溝通重要事項,避免口頭約定。
遇到問題不要慌張。可以先找律師咨詢,了解自己的權利。很多律所提供免費初步咨詢。通過正規法律途徑解決問題,才能最大限度保護自身利益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