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潔委托服務合同_保潔服務委托協議

導讀:
保潔合同避坑指南:白紙黑字里的維權門道
一、裝修新房遭遇保潔陷阱
老張家剛裝修完婚房,請了保潔公司做開荒清潔。保潔員走后,他發現客廳墻面多了三道劃痕,紅木地板上出現白色擦痕。老張拿著合同找保潔公司理論,對方指著合同說:"條款里沒寫不能刮花墻面。"這場糾紛持續兩周,最后在街道調解下達成賠償協議。
這個案例暴露常見問題:多數業主簽保潔合同時只看價格,忽略細節約定。保潔服務涉及多種操作,不同材質的養護要求差異很大。合同中模糊的表述會給后期維權帶來困難。
二、服務標準要像菜譜般詳細
很多保潔合同的服務標準只寫"干凈整潔"四個字,這種表述存在法律漏洞。王女士家的大理石臺面被鋼絲球劃傷,保潔公司以"達到干凈標準"為由拒絕賠償。法院審理時,因合同未明確清潔工具,王女士最終敗訴。
簽訂合同時要逐項明確服務內容。擦玻璃需寫明使用刮水器和新抹布,拖地要求每小時換水,廚房油污清理要標注禁用腐蝕性清潔劑。最好拍攝清潔后的驗收標準照片,作為合同附件。
三、費用明細必須逐條核對
部分保潔公司用"低價套餐"吸引客戶,在服務過程中加收耗材費和超時費。劉先生遇到的情況很典型:合同寫明服務費300元,結賬時卻被要求支付150元消毒液費和200元高空作業費。
《價格法》第13條規定經營者必須明碼標價。簽訂合同時要確認價格包含所有費用,特別要注明是否包含清潔劑、垃圾處理等衍生費用。對于復式樓層或別墅,需提前約定高空作業收費標準。
四、意外責任劃分不能含糊
李阿姨家的真絲窗簾被84消毒液漂白,保潔公司拒絕賠償,理由是合同只約定"消毒處理"未指定藥劑。這種情況可以根據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》第8條主張知情權,要求對方承擔賠償責任。
重要條款需要特別約定:1.貴重物品提前登記 2.施工意外責任歸屬 3.損壞物品賠償標準 4.工人意外傷害責任。建議要求保潔公司提供意外保險單復印件,保險范圍要包含作業中可能出現的財產損失。
五、維權證據鏈要完整有效
趙女士發現家具被損壞后,立即拍攝現場視頻,聯系物業調取電梯監控,保存與保潔公司的微信溝通記錄。這些證據幫助她在法庭上成功獲得全額賠償。
遇到糾紛時按三步處理:首先固定現場證據,拍攝視頻照片;其次聯系消費者協會調解;最后可向法院提起訴訟。要注意保留合同原件、付款憑證、溝通記錄等重要證據。
合同簽訂注意事項清單:
1.服務標準具體到工具方法和驗收方式
2.費用明細包含所有可能產生的支出
3.意外責任條款注明賠償方案
4.服務時間精確到具體小時數
5.配備清潔前后對比照片作為附件
6.要求查看保潔公司資質和保險單據
7.約定糾紛解決方式和管轄法院
保潔合同看似簡單,實則關系重大財產利益。花半小時逐條確認合同細節,能避免日后可能產生的萬元損失。記住要把保潔公司所有口頭承諾都轉化為書面條款,法律只認可白紙黑字的約定。下次簽訂服務合同時,不妨帶著這份指南逐項核對,把風險防范做在問題發生前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