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能公開審理的案件_不能公開審理的案件怎么處理

導讀:
## 打官司也有不公開的時候?律師教你處理特殊案件
(整理案卷聲音)很多人覺得打官司都要在公開法庭進行,其實法律明確規定五類案件可以不公開審理。我在律師事務所工作二十年,處理過大量涉及商業秘密、個人隱私的特殊案件,今天就把這些經驗分享給大家。
### 一、哪些案件需要關起門來審?
法律明確規定五類案件可以不公開審理。第一類是涉及國家機密的案件,比如軍事機密、國防科研信息。去年我們代理過一起軍工企業技術泄密案,庭審時連窗戶都要用遮光簾擋住。
第二類是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。上個月處理過一起飲料配方侵權案,原告公司拿出三十年研發檔案,這類案件開庭時連旁聽席都要清場。第三類是涉及個人隱私的案件,比如離婚訴訟中牽扯婚外情細節。
第四類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。去年有個初中生校園欺凌案,法院不僅不公開審理,連判決書都隱去了當事人姓名。第五類是法律特別規定的其他情形,比如涉及國家安全的恐怖活動案件。
### 二、辦理流程分步走
**第一步:判斷案件類型**
接到案件要先做分類。有個簡單方法:查看證據材料是否帶有"機密""秘密"標識,或者涉及當事人不愿公開的個人信息。去年有位客戶被競爭對手盜用客戶名單,我們通過文件密級認定屬于商業秘密案件。
**第二步:準備申請材料**
申請書要寫清楚三點:案件類型、不公開理由、法律依據。注意不能泄露具體機密內容。有個技巧是用代號代替關鍵信息,比如把"抗癌藥分子式"寫成"技術資料A"。
證據準備要格外小心。辦理過一起工程設計圖被盜案件,我們不僅提供圖紙,還準備了保密協議、門禁記錄等二十多項輔助證據。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,必須證明采取過保密措施。
**第三步:把握申請時機**
行政案件要在立案時提出申請,民事案件最晚在開庭前七天提交。去年有個商標侵權案,對方律師在開庭當天才申請不公開審理,結果被法官當庭駁回。
**第四步:參加特殊庭審**
不公開審理的法庭會嚴格核查人員身份。上個月參加涉密案件開庭,所有人要過兩道安檢,連手機都要寄存。律師發言要注意尺度,不能提及涉密信息的具體內容。
**第五步:做好后續防護**
判決書送達后要及時處理保密材料。我們有套標準化流程:紙質文件用碎紙機粉碎,電子文件用專業軟件徹底刪除。去年有家律所沒做好善后,導致客戶名單外泄,賠了三百多萬。
### 三、常見問題解答
**問題1:不公開審理就是暗箱操作嗎?**
完全不是。整個過程仍受法律監督,只是不對公眾開放。去年有起政府招標糾紛案,雖然不公開審理,但全程錄音錄像,當事人隨時可以申請查閱。
**問題2:證人需要簽保密協議嗎?**
必須簽。處理過一起醫藥專利案,三個專家證人都簽了保密承諾書。違反協議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,刑法第219條有明確規定。
**問題3:庭審記錄怎么保管?**
涉密案件的筆錄單獨存放,普通案件歸檔后保存十年,涉密案件要保存三十年。法院有專門涉密檔案室,進出都要登記備案。
### 四、這些錯誤千萬別犯
**錯誤1:用普通快遞寄送涉密文件**
見過最離譜的案例,有律師用同城快遞送軍工圖紙,結果文件在快遞站放了三天。正確做法是派專人送達,或者使用加密傳輸系統。
**錯誤2:在咖啡廳討論案情**
去年有同行在星巴克修改合同,被競爭對手偷拍屏幕。處理涉密案件要在屏蔽會議室工作,電子設備要裝防竊聽軟件。
**錯誤3:忽視后續保密義務**
案件結束后仍有保密責任。代理過一起五年后解密的案件,當事人以為過了訴訟時效就可以公開討論,結果被追究違約責任。
### 五、特殊案件處理技巧
**技巧1:建立保密清單**
把案件涉及的所有敏感信息列成清單,每項標注保密等級。處理政府招標案時,我們把137項保密點分為三級管理,這個做法后來被多家律所借鑒。
**技巧2:使用替代稱呼**
在法庭上避免直接說敏感詞。有起農藥配方案,我們把關鍵成分稱為"X物質",既表達意思又不泄露機密。
**技巧3:準備兩套材料**
向法院提交的材料要做脫敏處理。有套"雙版本"策略:公開版本刪減敏感信息,完整版本密封提交。這個辦法在專利侵權案中特別有效。
(整理公文包聲音)處理不公開審理案件就像拆炸彈,每個環節都要小心。記住三個要點:第一時間確認案件性質,全程做好保密措施,結案后徹底清理痕跡。法律既賦予我們保密的權力,也要求我們承擔保密的責任。辦案時多一分謹慎,就能為當事人多守一道安全門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