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道路工程施工(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最新)_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規范有哪些

導讀:
城市道路施工五步走
第一步:施工前的全面準備
道路施工前需要做很多準備工作。施工團隊要提前和交通部門溝通,規劃車輛繞行路線,設置臨時交通標志。施工區域周邊的居民區需要特別關注,施工方要提前協調水電供應,安排臨時排水管道。這些工作能減少施工對市民生活的影響。
工程團隊要仔細檢查施工圖紙,確認地下管線位置。他們會用專業儀器測量地面高度,在地面做好標記。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設備需要提前到位,水泥、砂石要堆放在指定區域,壓路機、挖掘機要完成安全檢查。
第二步:開挖溝槽與管道安裝
工人按照標記位置開挖溝槽。挖掘深度要嚴格按照圖紙要求,遇到松軟土層要立即報告。挖出的土方會分類堆放,適合回填的土要單獨存放。
排水管道安裝是關鍵環節。工人將預制好的混凝土管段吊裝到位,管節連接處用橡膠圈密封。管道鋪設完成后要立即回填,先在管頂鋪30厘米砂土保護層,再用壓路機分層壓實。
第三步:路基分層施工
路基是道路的根基。施工人員將原地表土翻松晾曬,摻入石灰改善土質。每層填土厚度控制在30厘米以內,壓路機往返碾壓5-8遍。遇到松軟地段要挖除換填,用碎石和砂土混合料代替。
路床成型后要檢測壓實度。檢測員用環刀法取樣,確保每層壓實度達到95%以上。路基表面要形成2-4%的橫坡,方便排水。
第四步:路面結構施工
路面施工分基層和面層。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要分兩層攤鋪,每層厚度18厘米。攤鋪機勻速前進,壓路機緊跟碾壓。施工完要灑水養護7天。
瀝青面層施工要選晴天進行。瀝青混合料到場溫度不低于150℃,攤鋪機保持勻速,鋼輪壓路機初壓,輪胎壓路機復壓。接縫處要切割整齊,新舊路面銜接平順。
第五步:軟土路基特別處理
遇到含水量高的軟土地基要特殊處理。當軟土層厚度小于3米時,可以全部挖除換填砂石料。較厚的軟土層要打水泥攪拌樁,樁間距1.5米,梅花形布置。
在河道附近施工要特別注意排水。工人要埋設透水管,設置排水盲溝。遇到流沙層要立即停工,采用鋼板樁支護后再繼續開挖。完工后要持續觀測路基沉降,前三個月每周測量一次。
收尾驗收與開放交通
全部工序完成后要進行綜合驗收。檢測人員用彎沉儀檢測路基強度,用平整度儀檢查路面。所有檢查井要調整到與路面齊平,路緣石接縫要灌填密實。
施工垃圾要分類清運,剩余材料退場登記。圍擋拆除后要徹底清掃路面,恢復交通標志。開放交通前要進行試通行,安排專人觀察路面狀況。
軟土路基加固六種方法
換土法:徹底更換軟弱土層
當軟土厚度小于3米時,挖除全部軟土最有效。開挖深度要超出路基范圍每邊1米。換填材料首選碎石和粗砂,分層回填時每層不超過50厘米。每層都要灑水壓實,邊緣部位用小型夯實機補壓。
拋石擠淤:快速處理沼澤地帶
在含水量超標的淤泥地段,使用直徑30厘米以上的石塊。從路基中間向兩邊拋投,形成1米厚的石層。壓路機反復碾壓使石塊擠入淤泥,表面鋪20厘米碎石找平。這種方法適合搶修工程。
擠密樁加固:提高土層密度
用打樁機在軟土中成孔,孔距2米見方。向孔內填入石灰和粉煤灰混合料,用夯錘分層夯實。樁體凝固后形成復合地基,能有效防止沉降。施工時要注意控制填料含水量。
注漿加固:填充地下空隙
在地面鉆孔至持力層,插入注漿管。使用水泥-水玻璃雙液漿,注漿壓力控制在0.5-1MPa。注漿順序從外圍向中心進行,防止漿液外流。這種方法適合處理溶洞地質。
土工布隔離:分層控制沉降
在路基底部鋪設高強度土工布。布料要超出路基邊緣1米,接縫處重疊30厘米。填土時先鋪20厘米砂墊層,再分層填筑。土工布能均勻分布荷載,特別適合處理不均勻軟土層。
排水固結:加速水分排出
在地基中插入塑料排水板,間距1.5米正方形布置。地面鋪50厘米砂墊層,頂部覆蓋密封膜。通過真空泵抽氣形成負壓,加速孔隙水排出。這種方法需要持續作業20-30天。
施工質量管控要點
材料進場檢驗
水泥要查驗三天強度報告,砂石需過篩控制粒徑。瀝青每車檢測針入度,石灰檢測有效鈣含量。不合格材料立即退場,并記錄供應商信息。
過程實時監測
路基壓實度每1000平方米測3點,路面厚度每500米鉆芯1處。瀝青攤鋪時全程監控溫度,低于140℃的混合料廢棄不用。測量員每天復核標高,偏差超過2厘米必須整改。
成品保護措施
新鋪瀝青路面三天內禁止車輛通行。水泥基層養護期間設圍擋,定時灑水保持濕潤。雨季施工備足防雨布,突降大雨時立即覆蓋作業面。
安全文明施工
所有機械安裝倒車警報,夜間作業區域充足照明。土方運輸車加蓋防塵網,出入口設置洗車槽。噪聲大的工序安排在白天,臨近居民區搭設隔音屏障。
檔案完整留存
每天記錄施工日志,隱蔽工程留存影像資料。材料檢測報告按日期歸檔,設計變更單要有各方簽字。竣工圖要現場實測繪制,標注所有管線位置。
道路施工需要多工種配合,每個環節都影響最終質量。從前期準備到竣工驗收,必須嚴格執行技術規范。遇到特殊地質要靈活運用加固技術,確保道路安全耐用。施工團隊要樹立精品意識,為城市打造優質交通網絡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