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當法律規定_典當新規定

導讀:
《典當江湖里的門道與規矩》
您可瞧好了,咱今天要嘮的典當行當可是個藏著大學問的江湖。您要是急著用錢把家傳的寶貝往當鋪柜臺上一拍,這里頭的彎彎繞繞要是不摸清楚,保不齊得吃啞巴虧。前些日子胡同口老張家那檔子事兒您聽說了沒?老爺子把祖傳的紫檀木雕押給當鋪換錢救急,結果到期沒湊夠贖金,當鋪轉手就把物件賣給收藏家了。這事兒鬧得老爺子三天沒吃下飯,天天攥著當票在胡同口轉悠,眼窩子都凹進去半截。
一、活當死當要分清
要說這典當行的規矩,咱們得先掰扯明白啥叫"活當"啥叫"死當"。您把物件往柜臺上一遞,掌柜的給您估個價,這就好比菜市場買菜砍價——您得會看秤。按《典當管理辦法》第十三條說的,當金數額不得超過當物評估價的九成五。不過您可得留神,有些黑心鋪子會故意壓價,把您家康熙年間的青花瓷碗說成民國仿品,這事兒上個月東四胡同王奶奶就吃過虧。
活當就像租房子,物件押在當鋪換現錢,約定期限內還錢就能把東西贖回來。死當就是把物件賣給當鋪,錢貨兩清再無瓜葛。去年琉璃廠有檔子事,張老板把祖傳字畫當死當換了八十萬,后來發現那畫在拍賣行拍出三百萬,氣得直抽自己嘴巴子。
二、白紙黑字看仔細
簽合同這環節可是關鍵中的關鍵。您得瞪大眼睛瞅清楚這幾個字眼:當期、利息、贖期。法律規定當期最長不能超過6個月,利息加上綜合費用每個月不能超過當金的4.7%。這數兒您得記牢了,去年南城李老板就栽在這兒,借了20萬半年光利息就滾到五萬六,比高利貸還狠三分。后來還是靠著《民法典》第六百八十條關于利息上限的規定才把多收的錢要回來。
合同里還藏著個要緊條款——流質契約。這話聽著玄乎,其實就是說到期還不上錢,當鋪可以直接把您的物件賣了抵債。西單有家當鋪去年收了個和田玉擺件,原主到期沒贖,當鋪轉手賣了十五萬,可當金才給了八萬。這事兒鬧上法院,法官說白紙黑字寫得明白,只能認栽。
三、保管環節藏貓膩
保管環節也是個暗雷。您把心愛的物件交給當鋪,按說他們得跟伺候祖宗似的供著。《典當管理辦法》第三十一條白紙黑字寫著,典當行要買財產保險,要是您的物件在人家手里磕了碰了,那得照價賠償。去年有個新鮮事兒,西單某當鋪把客戶抵押的翡翠鐲子摔出條裂縫,最后法院判他們賠了八萬六,比當金還多出兩萬塊。
您得留神當鋪的保管條件。前門大街有家當鋪地下室潮得能養魚,客戶押的貂皮大衣全長了霉斑。后來打官司,當鋪說合同里寫了"自然損耗不賠",可法官說潮濕不算自然損耗,判當鋪照價賠償。這事兒給咱們提了個醒,交當品前得親眼看看保管庫房。
四、贖當流程有講究
說到贖當,這里頭的門道更是一套接一套。您要是手頭寬裕想提前贖,法律規定這是您的權利。可要是到期還不上錢,當鋪就有權處理您的物件了。這里有個要緊的時間節點——絕當后5日內,您要是能湊齊本息加逾期費用,還能把寶貝請回家。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店了,您看前門大街那家老字號當鋪,上個月剛把絕當的懷表掛出來拍賣,原主追過來哭得跟淚人似的也沒轍。
贖當時記得帶齊三樣:當票、身份證、足額鈔票。去年通州出過檔子事,劉大姐贖金鐲子忘帶身份證,當鋪死活不給辦。后來還是叫家人打車送證件才搞定,白白多掏了五十塊錢停車費。
五、糾紛處理留證據
說到糾紛處理,咱得給您支個招。要是遇上當鋪耍無賴,先別急著拍桌子。去年朝陽法院判過個典型案例:客戶拿著當票來贖貂皮大衣,當鋪非說衣服被蟲蛀了要扣保管費。法官一查監控,發現保管箱里潮得能養魚,直接判當鋪全款賠償。這案例現在都成業內的警示牌了,您要是碰上類似情況,記得留好證據,手機拍照錄像都好使。
遇到扯皮的事兒,您記著三步走:先找當鋪經理協商,再向商務部門投訴,最后上法院起訴。海淀區去年有起案子,當鋪把客戶的勞力士手表換了零件,客戶拿著當初拍的機芯照片當證據,愣是讓當鋪賠了雙倍價錢。
最后給您提個醒,典當這行當講究"認票不認人"。您可千萬把當票當命根子收著,去年通州有個糊涂蛋把當票塞褲兜里洗了,結果贖當時當鋪不認賬。后來還是靠著轉賬記錄和監控錄像才把事兒擺平,您說這多鬧心不是?
說到底,典當行就是個救急不救窮的地界。您要是真走到這步,記著三查三問:查資質、查合同、查保管條件;問利息、問期限、問處置流程。把這六樣摸透了,保管您在這典當江湖里走不丟。您要是還拿不準,不妨去司法所找個懂行的問問,總比自個兒蒙頭瞎闖強。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?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