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賣房屋合同范本范本_買賣房屋合同怎么寫有效

導讀:
# 房屋買賣避坑指南:看懂合同才能守住錢袋
## 一、合同里這七項內容不能少
白紙黑字的合同是買房的安全繩。大家簽合同時要盯緊七個關鍵點:
甲方賣方要寫全名和身份證號。乙方買方同樣要填清楚個人信息。房屋地址必須和房產證一字不差,最好附上小區樓棟位置圖。房產證編號就像房子的身份證,必須核對清楚。
面積數要寫套內面積和公攤面積兩個數字。房屋性質分商品房、房改房、安置房等類型,這直接影響交易流程。總價既要寫阿拉伯數字也要寫漢字大寫,比如"¥1,000,000(壹佰萬元整)",防止被篡改。
付款方式要寫明全款還是分期。如果是貸款,要約定好首付比例和銀行放款時間。交房日期精確到年月日,還要寫清交房時水電燃氣費如何結算。
## 二、簽合同前要查清五件事
查產權是買房第一步。要求賣家出示房產證原件,注意查看附記欄有沒有抵押記錄。上政務服務網可以查房屋查封情況,花20元就能打印產權信息表。
看房子要挑下雨天。墻面滲水、門窗漏風這些問題晴天看不出來。帶上卷尺量實際面積,特別要檢查陽臺是否算全面積。
周邊環境要分時段看。早晚高峰會不會堵車?夜間有沒有廣場舞噪音?學校醫院超市這些配套步行距離要實測。
物業費不能只聽中介說。去物業辦公室查近三年的繳費清單,看看有沒有拖欠費用。同時要問清楚停車費、垃圾清運費等隱藏支出。
戶口遷移要寫入合同。很多學區房掛著原戶主的戶口,必須約定違約賠償標準。可以要求賣家留10%尾款,等戶口遷出再支付。
## 三、簽完合同要走六步流程
首付款要進資金監管賬戶。現在各大銀行都有這項服務,就像網購的第三方擔保,等過戶完成賣家才能拿到錢。
過戶材料要提前準備。買方要帶身份證、結婚證、戶口本,賣方要帶房產證、契稅發票。如果是央產房還要提供上市證明。
稅費計算有講究。滿五唯一的房子能省個稅,普通住宅增值稅有優惠。提前在稅務局官網計算器算好金額,避免現場錢不夠。
驗房要請專業師傅。檢查電路是否接地,水管有沒有銹蝕,地暖壓力測試要做足兩小時。驗出問題要拍照留證,寫在交接單上。
物業交割要換三把鎖。包括單元門禁卡、信箱鑰匙和入戶門鎖芯。水電氣表要拍照記錄初始數值,供暖費要查清是否結清。
貸款放款后要立即備案。現在很多城市實行"帶押過戶",不用還清房貸就能交易。但要記得在住建委網站做合同備案。
## 四、這些案例教你躲開陷阱
王女士買了套學區房,過戶后才發現原戶主戶口沒遷走。法院判決賣家按每天500元賠償,但孩子入學還是被耽誤了。
張先生買的精裝房甲醛超標三倍,裝修材料全是劣質品。幸虧合同里寫了環保標準,最終開發商賠了20萬治理費。
李阿姨付完定金才發現房子被查封。原來賣家隱瞞了債務糾紛,幸虧定金存在監管賬戶,最后全款追了回來。
這些案例告訴我們:合同要寫明違約條款,資金要走監管渠道,驗收要找專業機構。寧可多花檢測費,不能省小錢吃大虧。
## 五、四大法律守護你的房產
合同法第107條明確規定,違約方要賠償損失。收定金后反悔的賣家,最高要雙倍返還定金。
物權法第15條說,合同生效不等于產權轉移。就算簽了合同沒過戶,房子還不算你的,要抓緊辦手續。
民法典第621條新增條款,房屋質量問題兩年內都能追究。特別是隱蔽工程缺陷,就算入住后發現問題也能索賠。
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針對欺詐行為,假房源、虛標面積等情況,買家可以要求三倍賠償。
買房是人生大事,多問多看多核實才能避開陷阱。保存好所有聊天記錄和書面材料,關鍵時刻這些都是維權證據。記住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,遠低于市場價的房子肯定有問題。做好功課擦亮眼,才能買到安心好房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