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_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二審

導讀:
# 五個步驟解決買房糾紛
## 一、認清合同是否有效
買房簽合同時要看清楚內(nèi)容。合同里如果出現(xiàn)欺騙或威脅的情況,這份合同就沒有法律效力。比如賣家故意隱瞞房子有問題,或者強迫買家簽合同,這種情況可以找法院判定合同無效。
合同法第五條列出五種合同無效的情況。包括損害國家利益、違法操作、惡意串通、掩蓋非法目的、損害公共利益。普通買家最常見的情況是遇到賣家隱瞞房屋質量問題。這時候要保留房屋檢查記錄、維修單據(jù)等證據(jù)。
## 二、明確糾紛類型
買房糾紛主要有三種情況。第一種是交易無法完成,比如賣家到期交不了房。第二種是要求取消合同,比如買家突然改變主意不想買了。第三種是賠償問題,涉及定金退還和違約金計算。
最近有個典型案例,王先生付了50萬定金后,賣家李女士突然加價20萬。這種情況屬于單方面變更合同條款,買家可以要求繼續(xù)履行原合同或雙倍返還定金。要注意保存微信聊天記錄和轉賬憑證。
## 三、準備好關鍵證據(jù)
處理糾紛時需要準備五類材料。首先是簽好的購房合同和補充協(xié)議,要檢查每頁是否有雙方簽字。第二是付款記錄,銀行轉賬要打印帶公章的回單,現(xiàn)金支付要收據(jù)原件。
第三是房產(chǎn)證復印件,確認賣家是不是真正的房主。第四是溝通記錄,包括短信、微信、郵件都要截圖保存。第五是其他輔助材料,比如中介的見證說明、房屋驗收報告等。
去年張女士買房時,發(fā)現(xiàn)合同寫的面積比實際少5平米。她拿出當初看房時的錄音,證明中介承諾的面積數(shù),最終成功要回差價。這個案例說明保留證據(jù)非常重要。
## 四、選擇解決方式
遇到問題先嘗試私下協(xié)商。雙方可以約在中介門店當面談,重點討論如何繼續(xù)交易或終止合同。如果談不攏,可以去當?shù)胤抗芫终{解辦公室申請幫助。
調解不成的話,看合同里有沒有約定仲裁條款。仲裁比法院審理快,一般三個月內(nèi)出結果。但仲裁費比訴訟費高,1百萬的糾紛大約要交2萬元費用。最終手段是去法院起訴,準備好起訴狀和證據(jù)材料。
## 五、法院訴訟流程
去法院要先寫起訴書。寫明雙方姓名、住址、訴訟請求。比如"要求退還定金50萬并支付違約金10萬"。然后整理證據(jù)復印件,合同和付款記錄最重要。法院受理后要先交訴訟費,100萬的標的額大概交13800元。
開庭時法官會先調解,這時還可以協(xié)商解決。調解失敗就正式開庭,雙方要帶原件到場核對。判決書下來后,如果對方不執(zhí)行,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(zhí)行。去年劉先生打贏官司后,通過法院查封了賣家的銀行賬戶,最終拿回了全部款項。
## 重點案例解析
案例一:賣家交房違約
李老板收了200萬定金后,因房價上漲反悔不賣。法院判他雙倍返還定金,還要賠償買家重新買房多花的80萬差價。依據(jù)合同法第115條,收定金方違約需雙倍返還。
案例二:買家貸款受阻
小張合同約定貸款買房,但因政策變化貸不足額度。法院認為屬于"情勢變更",解除合同后賣家退還定金。這里要注意,買家需證明確實努力申請過貸款。
## 常用法律依據(jù)
處理糾紛主要看四部法律:合同法107條關于違約責任,城市房地產(chǎn)管理法38條關于房屋交易條件,民事訴訟法第64條證據(jù)規(guī)則,仲裁法第16條仲裁條款有效性。最近民法典第577條補充規(guī)定,違約方不僅要賠償損失,還要承擔對方維權費用。
遇到糾紛不要慌張,按這五步走能有效維權。關鍵要早做準備,及時咨詢專業(yè)律師。平時簽合同時注意寫明違約條款,建議約定每日萬分之五的違約金標準。保留好所有交易記錄,手機聊天記錄定期備份。只要證據(jù)充足,法律會保護守約方的合法權益。


